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16 小时前 |
---|
签到天数: 2796 天 连续签到: 15 天 [LV.Master]伴坛终老
- 注册时间
- 2012-9-3
- 最后登录
- 2025-4-1

管理员
2012年到2024年,感谢各位会员朋友的支持!
      

|
共225节课,资料也打包提供了,文件比较大,百度云下载!
课程目录:
1-1 计算机的组织形式-工作组
1-2 计算机的组织形式--域
1-3 域中计算机和域控制器之间信任关系
1-4 统一身份验证时如何实现的
1-5 DNS服务器的作用 定位域控制器
1-6 域和网络之间的关系
1-7 活动目录树和活动目录林
1-8 本章学习环境
1-9 在WindowsServer2008上安装活动目录
1-10 安装完活动目录后需要检查的几点
1-11 强制域控制器向DNS注册SRV记录
1-12 为目录林和域创建DNS正向区
1-13 将计算机加入域
1-14 禁用域中计算机账户
1-15 计算机退出域重新加入域的过程
1-16 在活动目录中设计组织单元的原则
1-17 演示创建和删除组织单元的过程
1-18 演示委派授权管理组织单元
1-19 验证委派的权限
1-20 在WindowsXP安装活动目录管理工具
1-21 委派一个域用户成为某个部门的管理员
1-22 取消委派的权限
1-23 取消普通用户将计算机加入到域的权限
1-24 取消普通域用户将计算机加入域的数量限制
1-25 在域级别授权用户能够将计算机加入域
1-26 提升域功能级别和林功能级别
1-27 介绍软件学院的域环境
1-28 介绍郑州宇通客车厂域环境搭建过程
2-1 创建域用户
2-2 通过用户模板创建用户
2-3 同时修改多个用户的属性
2-4 用户的登录名和登录主名
2-5 增加用户登录主名后缀
2-6 为域用户指定主目录
2-7 为域用户配置漫游用户配置文件
2-8 安装企业证书颁发机构。
2-9 验证数字证书漫游
2-10 创建保存的查询
2-11 使用CSVDE批量导入用户
2-12 使用CSVDE导出域用户
2-13 使用CSVDE导出域用户
2-14 使用CSVDE导出域用户
2-15 查看域中内置的组
2-16 域本地组和全局组的区别
2-17 介绍组的作用范围
2-18 安全组和通讯组的区别
2-19 授权用户能够更改组的成员
3-1 组策略和组织单元关系
3-2 组策略存放位置
3-3 开机时应用的组策略设置
3-4 登录时应用的组策略设置
3-5 验证组策略应用优先级
3-6 强制应用组策略 禁止替代
3-7 阻止应用上级组策略设置
3-8 组策略默认刷新时间
3-9 域用户的密码策略
3-10 为域管理员制定更安全的密码策略
3-11 更改域控制器的安全策略
3-12 受限制的组 控制计算机本地组成员
3-13 组策略控制服务启动类型和权限
3-14 集中管理域中计算机注册表安全
3-15 设置域中计算机文件夹NTFS权限
3-16 使用组策略管理计算机防火墙
3-17 使用组策略禁止QQ登录
3-18 禁止域中计算机运行某个程序
3-19 禁止计算机安装可移动设备
3-20 使用组策略控制U盘的访问
3-21 设置域中计算机文信任指定CA
3-22 禁止用户使用某硬件设备
3-23 使用组策略更改计算机注册表
3-24 根据服务器角色设计组织单元
4-1 使用组策略更改用户临时文件夹位置
4-2 使用组策略创建访问网站的快捷方式
4-3 使用组策略实现文件复制
4-4 使用组策略为域用户映射网络驱动器
4-5 使用组策略为用户创建V{x} P{x} N拨号链接
4-6 配置域用户登录发短信通知管理员
4-7 使用vbs脚本为用户自动连接打印机
4-8 使用开机脚本自动将开启XP防火墙
4-9 设置域用户使用IE代理服务器上网
4-10 组策略禁止更改代理服务器和IE首页
4-11 使用组策略禁止IE下载文件
4-12 使用组策略为用户添加受信任的网站
4-13 禁止用户运行cmd和regedit
4-14 基于程序名称控制程序是否能够运行
4-15 组策略隐藏桌面和开始菜单的图标
5-1 介绍组策略部署软件
5-2 创建软件发布点
5-3 使用组策略为计算机部署软件
5-4 使用组策略为用户部署软件
5-5 使用组策略升级软件
5-6 安装发布给用户的软件
5-7 将发布的软件分类
5-8 使用组策略删除部署的软件
5-9 使用组策略发布exe软件
5-10 允许用户使用搞特权安装软件
5-11 使用组策略部署Office2010
5-12 为部署的Office2010增加Excle
5-13 使用组策略删除Office2010
5-14 将exe打包成绿色msi软件
5-15 使用组策略部署打包的msi软件
5-16 打包之前可以先卸载附加的程序
5-17 打包的程序为免安装软件
6-1 在非域控制器安装活动目录管理工具
6-2 查看组策略设置 应用位置和状态
6-3 备份还原组策略
6-4 授予用户能够创建组策略的权利
6-5 授予用户能够编辑某个组策略的权利
6-6 授权用户能够将组策略连接到组织单元
6-7 设置哪些用户和组应用或拒绝组策略
6-8 只允许满足特定条件的计算机应用组策略
6-9 设置组策略环回处理模式 替换和合并
6-10 演示替换模式的效果
6-11 演示合并效果 使用组策略结果排错
6-12 演示合并效果 使用组策略结果排错
6-13 设置用户和计算机组策略刷新间隔
6-14 让域控制器产生用户登录到计算机组策略结果
6-15 让计算机返回域用户登录后组策略应用结果
7-1 添加附加域控制器实现容错
7-2 安装附加域控制器
7-3 安装附加域控制器之后的检查
7-4 配置域控制器和成员计算机验证DC容错
7-5 设置域控制器为全局目录服务器
7-6 介绍活动目录站点
7-7 创建活动目录站点 创建子网对象
7-8 只读域控制器的作用
7-9 为安装只读域控制器准备活动目录备份
7-10 委派普通域用户能够安装只读域控制器
7-11 安装备份介质安装只读域控制器
7-12 授权域用户能够管理只读域控制器
7-13 配置只读域控制器的密码复制策略
7-14 让只读域控制器提前存储指定用户的密码
7-15 只读域控制器被盗后应该采取的措施
7-16 强制卸载活动目录
7-17 将Windows2003域控制器升级到2008的步骤
7-18 在WindowsServer2003安装活动目录
7-19 将2008作为附加DC 卸载2003DC 升级成功
8-1 创建多域的3种情况
8-2 活动目录树和活动目录林的概念
8-4 跨域登录身份验证过程
8-5 为创建多域环境准备环境
8-6 确认要做域控制器的计算机SID唯一
8-7 安装林中第一个域控制器
8-8 创建子域
8-9 多域环境DNS的设置情况
8-10 将根域的DNS区域复制到子域的DNS服务器
8-11 将计算机加入子域
8-12 验证跨域登录和跨域访问资源
8-13 为域用户添加登录主名后缀
8-14 目录林中两个特殊的组Enterprise Admins和Schema Admins
8-15 取消Enterprise Admins管理子域的权限
8-16 在目录林中使用组的策略A-G-U-DL-P策略
8-17 全局目录服务器作用
8-18 指定域控制器成为全局目录服务器(GC)
8-19 添加复制到全局编录的属性
8-20 全局目录服务器的3个作用
8-21 规划GC部署 在没有GC的活动目录站点启用通用组成员资格缓存
8-22 验证信任中断的情况下跨域访问网络资源 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
8-23 创建信任的快捷方式
8-24 信任的类型
8-25 添加删除域控制器需要的权限
8-26 删除子域
8-27 创建第二个目录林
8-28 创建林信任
8-29 验证跨林访问资源
8-3 林中域之间的信任
8-30 指定哪些登录主名后缀的用户能够在其他林中登录
8-31 将信任更改为选择性身份验证
9-1 什么情况需要迁移域用户和计算机
9-2 迁移用户和计算机账户前需要考虑的事情
9-3 本章学习环境
9-4 安装活动目录迁移工具
9-5 演示在林中不同域之间域用户迁移
9-6 在目录林中迁移计算机
9-7 跨林迁移用户
9-8 跨林迁移用户和密码--在源域安装密码迁移服务
9-9 跨林迁移用户和密码
9-10 跨林迁移计算机
9-11 本章总结
9-12 本章补充 举例说明建立信任的一个应用
10-1 活动目录站点和活动目录站点作用
10-2 本章学习环境
10-3 管理站点内的复制
10-4 活动目录复制拓扑的产生
10-5 人工创建复制关系
10-6 活动目录的三个主要分区 架构 配置和域分区
10-7 多域环境中复制拓扑的产生
10-8 活动目录站点和域之间的关系
10-9 设计单域的三个站点和子网
10-10 更改域控制器的IP地址 向DNS注册新的IP地址
10-11 创建站点和子网对象 移动域控制器到相应站点 创建站点间链接
10-12 指定桥头服务器 创建站点链接
10-13 指定站点间链接开销 创建备用链接
10-14 活动目录复制产生的冲突解决办法
10-15 验证创建活动目录站点 影响复制关系
11-1 什么是操作主控
11-2 林范围内的两个主控 域命名和架构主控
11-3 PDC仿真器和RID主控
11-4 基础结构主控的作用
11-5 查看域命名主控和架构主控
11-6 传递操作主控
11-7 使用命令争夺操作主控
11-8 操作主控失败后应该采取的措施
12-1 活动目录数据库文件和垃圾收集处理
12-2 对活动目录有哪些维护工作
12-3 活动目录脱机碎片整理
12-4 移动活动目录数据库和日志位置
12-5 活动目录恢复模式进行数据库压缩和移动位置
12-6 备份活动目录系统状态
12-7 原始还原 授权还原 非授权还原
12-8 利用系统状态还原活动目录并进行授权恢复
12-9 验证授权恢复
12-10 备份关键卷
12-11 利用关键卷备份还原到新系统ok
12-12 重置活动目录恢复密码
13-1 Windows 2008R2活动目录新增功能和本章学习环境
13-2 升级到WindowsServer2008R2活动目录
13-3 利用管理中心管理活动目录对象ok
13-4 利用活动目录管理中心查询对象
13-5 介绍Windows2008R2活动目录回收站
13-6 使用命令启用活动目录回收站和恢复删除用户
13-7 使用ldp图形工具启用活动目录回收站功能
13-8 使用ldp恢复用户到其他组织单元
13-9 脱机加入域
13-10 Windows2008R2和Windows7实现文件夹重定向
下载地址:
|
|